2018/5/3 15:27:00
容易忽略的会议翻译小细节
会议翻译可能有的人认为翻译只是传声筒,是一个工具,所以会议翻译的安排就如同其他道具那样很简单,只要 “采购”就可以了。其实,翻译是工具不假,但翻译是个特殊的工具,是担负思想传递的具有思维方式的人(有时候还是会谈僵局的润滑剂或者缓冲剂)。所以翻译,特别是临时聘请的翻译值得认真对待。
1、很多所谓翻译不是通才(换言之,除翻译者本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外,可能对其他领域的连概念都没有),而会议涉及的专业术语往往很多,而且通常是很生僻的单词或者组合词,因此提前沟通十分必要。
2、在接受了会议的任务时,应该首先去和对方代表团进行沟通,了解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哪方面的内容,知道了会议所要设计的领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些准备,知道的内容越是细致,就能更加充足的做好准备,充分的准备才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3、没有人能做到全才,对项目的熟悉也是做好口译的前提条件。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虽说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官方语言,但是早期纯正的口音已经很少了。这就需要口译人员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断的积累,主动的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解语言的变化,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会议翻译包括哪些方面:
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是一种为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服务的专门职业,处于各种口译的专业高端。会议口译包含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口译模式。
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口译员坐在会议室里,一面听源语讲话,一面记笔记。当讲者发言结束或停下来等候传译的时候,口译员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语,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源语发言的全部信息内容,就像自己在演讲一样。会议口译中的交替传译要求口译员能够听取长达五至十分钟连续不断的讲话,并运用良好的演讲技巧,完整、准确地译出其全部内容。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俗称“箱子”)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传译成目的语,其译语输出通过话筒输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到自己所需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同声传译,由于其具有不占用会议时间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会议口译中最常用的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国际场合。几乎所有正式的国际多语言会议以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都采用了同传作为标准口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