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23 15:27:00
周口翻译公司带你认识翻译界的泰斗
周口翻译公司带你认识翻译界的泰斗--许渊冲
“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的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乐趣。”——许渊冲。
每到九月,如期而至的《开学第一课》请来了许渊冲先生,他和董卿的一席对谈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位96岁的翻译界泰斗瞬间又双叒叕上了热搜榜。
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是本次《开学第一课》最年长的嘉宾,也是《开学第一课》十年以来最年长的“任课教师”。
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在节目中,许老的众多光荣事迹令人动容。2014年8月2日,他荣获国际译联杰出文学翻译奖(北极光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同年,获北京大学大雅奖。许老在译界硕果累累,鲜有人能望其项背。
许渊冲在现场表示:“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五千年的文化,是智慧的传承,是精神的传递。”他用坚定有力的信心,支撑着清癯的身躯,用洪亮的嗓音,向同学们传递自己对翻译事业的热忱,用笔尖托起了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希望。守住这份热忱与希冀,传统文化必将永葆青春活力,我们的中华骄傲定能生生不息。
许渊冲代表作有:《诗经》、《楚辞》、《中国不朽诗三百首》、《汉魏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选》、《西厢记》、《埃及艳后》、《昆廷·杜沃德》、《雨果戏剧选》、《红与黑》、《包法利夫人》、《人世之初》、《约翰·克利斯托夫》、《追忆似水年华》以及《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中国翻译百误》等。
许渊冲和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那个年代的人,热爱科学,也热爱中国诗词文学。或许正是这一份热爱,促使许老源源不断地翻译古诗词,分享给全世界的人民。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许渊冲的翻译特色。
许渊冲提出“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要求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三美论”正是在“信、达、雅”等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翻译标准的具体化。
1.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许渊冲指出,在这首诗中,“清明时节”不是指天气,而是悼念亡人的节日,所以不能按字面对等翻成“the Pure Brightness Day”,而要翻成“the Mourning Day”;
“雨纷纷”如果光译为“it drizzles thick”传达不出原文的意境,把雨水比作眼泪则能体现哀悼之情,所以译为“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路上行人”不是指一般的过路人,而是特指上坟悼念死者的亲友,所以翻译为“mourner”;
“断魂”译成“伤心”略轻,译成“心碎”略重,但许老认为这里“过之”胜于“不及”,所以整句译为“a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酒家”不能直接译为“public house”,因为英国的酒家太热闹,而翻译为“wineshop”又可能指卖酒而不喝酒的酒店,所以需要补充为“a wineshop to drown his sad hours”。
“杏花村”是酒店的名字,不能直译为“村”,所以处理为“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一片杏花中的小屋).
整首诗翻译如下: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icot flowers.
2. 《诗经》
《诗经》中一首最美的短诗《诗经·采薇》,写战后士兵回家的情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这句话说的是当我离家去打仗的时候,杨柳也舍不得我走。
将“杨柳依依”翻译成了“杨柳飘扬”就不准确了,可以翻成“When I left there , willows shed tear。
这才能表达原文世界大同的理想,传达原文的意美;译文有韵,传达了原文的音美;译文整齐,传达了原文的形美。
最后,附上许渊冲对一些经典诗句的精彩翻译,感受一下许老的译文之美,供大家品读。
千山鸟飞绝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万径人踪灭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孤舟蓑笠翁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独钓寒江雪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柳宗元《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