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8 9:57:00
三门峡翻译公司讲由一首译诗改变的命运的翻译家李英华
三门峡翻译公司讲由一首译诗改变的命运的翻译家李英华
众所周知,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之一,但对于从未接受过专业学习培训的李英华来说,却与翻译家紧密结合在一起了,他仅仅是一名出身普通农家的回族学者,但它却由一首译师改变了命运,成为了翻译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翻译史:
用李华英的话说,“从经学院毕业之时,就是我向命运低头之日”。
在根本找不到工作,四处碰壁,难以立足,唯一能给李华英提供工作的,是青海柴达木一间小小的邮局。毕竟有家要养,李华英心气再高,也无法对这个机会说不。在邮局汇兑员的岗位上,李华英干了整整四年,只是每每走到背人处,他会控制不住地号啕大哭。
直到1962年的某一天,邮局发行科一捆报纸的包装上,一行不起眼的小字跳入李华英的眼帘——“外文出版社阿拉伯语编译室”。李华英从没听说过这个单位,但至少,那是个需要阿拉伯语人才的地方!自觉跌入命运谷底的李华英仿佛看到了幽微的希望之光。他立刻着手把何其芳的诗《我最亲爱的祖国》翻译成阿文,并附上自己的简要情况介绍,寄给了外文出版社。
没过多久,李华英收到回信——他被外文出版社录用了!
漫卷诗书喜欲狂。那时的李华英还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外文出版社有个规矩:只录用留学归来或国内名牌大学毕业且有实际翻译经验的人员,要求一上岗就能着手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原则上都不予录用。像李华英这样仅凭一首译诗走进外文出版社的大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人民画报》共有21种文字版本,在当时是我国对外宣传最重要的阵地之一。由于当时的政策是“不要外国人”,阿文室的许多同事都离开了,整个阿文版几乎在由李华英一个人苦苦支撑。庆幸的是,“文革”期间,《人民画报》一直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让李华英能有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埋首于阿文研究,不受外界侵扰。
这份1980年第一期《人民画报》,大16开全彩印刷,封面是精美的青绿色大幅哪吒闹海图。翻开杂志,第二篇文章就是李华英的《中国的穆斯林》,3000余字的文章,配有十几幅精美的照片,占据了4个整版。李华英在文章中理清了汉族与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证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自唐代以来友好交往,未有隔阂”。 傅胜瑞拍摄的照片上除了鲜花簇拥的清真寺,更有穆斯林群众做礼拜、欢度开斋节,以及欢乐的歌舞场景。更重要的是,在参加宗教活动的穆斯林群众中,年轻人占了多数。
这篇文章被翻译成21种文字,面向世界各国发行,总发行量超过100万份。《人民画报》编辑部很快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雪片般的来信,这些信不光来自阿拉伯国家,还有信仰基督教和佛教的国家。“大家都很兴奋,看到中国的宗教政策有了变化。”李华英说。
自此之后,中国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形象开始有所扭转,在国内,坚冰也在慢慢消融。很快,关闭已久的牛街清真寺重新开放,中国伊协打破长期的禁锢,派出了几十年来的第一个朝觐团,李华英正是成员之一。
阿拉伯语曾是整个中东和西方文明世界学术文化所使用的语言之一。而如今阿拉伯语作为小语种也被广泛使用,一些国内外贸易或国家交往中都会用到,所以可想而知专业的阿拉伯语在如今的社会交往中也是相当重要,如您需要专业阿拉伯语翻译可咨询乐文翻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