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4 16:49:00
主位和翻译
翻译中的行为主体有时约定俗成,不言自明。英译时,译者可根据交 际的需要凸显行为主体作为主位,强调动作发出者。例如:
【例】我们支持加强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通过完善成员 相互审议机制,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译文】 We(主位)||are supportive of the Individual Action Plan (IAP)and Collective Action Plan (CAP) and we will push ahead with the TILF proces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er review mechanism.
【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泽文】He(主位)|| who learns without thinking will be lost. He who thinks without learning remains puzzled.
主语主位与话题主位之间的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有较大区别。汉语中的主谓关系不一定具有英 语中那种严格的形式关系,即汉语不具备明确的形式结构特征,只以意合 形式组合在一起。还有一点与英语不间的是,汉语中既有“主语+谓语” 的句子,又有“话题+评论”的句子。正如Baker (1992: 139)所提出 的,对于译者来说,除了要知晓某一特定主述位结构在源语和目的语中不 同的标记强度外,还要知道如何利用目的语中的现有结构资源恰如其分地 对源语语序进行转换,使其具有和在源语中类似的表达效果和功能。 “所谓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息义转换,翻 译时应摆脱形式约束,实行变通,双语转换才有可能。”换言之,英 汉互译中,要处理好两种语言间的主位、述位转换问题,就是要处理好英 汉两种语言中“主语+谓语”和“话题+评论”两类句型的适当转换问 题。
汉语注重主体思维的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为主导。它在叙述 客观事物时,常常以叙述者为中心,或以描写叙述者本身的行为或状态为 中心,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因而常用人称主位。而西方人的思维是开 放型的,目标往往是外界,重点在自然客体。中西方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 别也反映在语言表达上。汉语常用人称代词或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主位或 潜在的主语主位.注重主体意识;而英语较常用物称主位或无生命的名词 作主位,让事物以客观的语气呈现出来,但这种差异并非总是存在,有时 也出现相反的情况。
——选自:乐文翻译
乐文翻译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发邮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电:400-895-6679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