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 14:41:00
科技翻译中的“信、达、雅”
严复的“达”是指“通达、明达”,也就是要求你的译文别人能看得懂;
通过你的译文读者(用户)可以了解原文文本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按照你的描述正确地完成操作。
科技翻译中的“达”要求译者使用规范的译人语忠实流畅地传达原作。转换科技信息时要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不要硬套原作的语言形式。
要依从译人语的行文习惯,不矫揉造作,通顺自然地传达原作的科技内容。
较之文学翻译,科技语体文本不带有文化负载,所以就这一点来说,科技翻译中的“信、达、雅”表达要相对容易一点。
在科技翻译实践中表达方面常出现的错误要么是译者对原作未尽理解(专业知识或语法关系);
要么是译者译人语水平不高,所以科技翻译中的“信、达、雅”既要求懂专业、了解翻译对象,又要求译者具有很高的双语驾驭能力。
根据沈苏儒的研究,“严复的雅如上所说,是泛指译文的文字水平,并非专指译文的文学艺术价值。
当然,他很重视译文的文学价值,也对自己在‘文辞’方面的造诣很自负.但他始终不承认他是单纯追求译文的古雅、高雅”(沈苏儒,1998:50)。
沈老先生把“文字水平”归之为“雅”又不严密之处,难道“文字水平”就不是“达”吗?
所谓“达”就是指译者的译入语操作能力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译者的译人语文字水平低下,翻译时就有可能不“达”。
严复“始终不承认他是单纯追求译文的古雅、高雅”是有其原因的。我们再分析严复的原话,“故信、达尔外,求其尔雅。
此不仅期以行远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
则求达难”(摘自刘靖之,1981: 136)人们在理解严复的这一段话时只注意到“尔雅”二字;
总以为严复的用心在于“期以行远”(优美的文字流传久远),在于心目中的读者对象一当时的士大夫阶层;
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严复随后所提及的“实则精理微言,用仅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
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其中“精理微言”指的是“饱含着深奥的理论和含蓄深沉的思想的著作”;
是“哲学、数理及自然科学”(沈苏儒,1998:43)。由此可以看出,严复当时已经注意到原语科技文本的语体特征—概念性、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很强;
严复认为“汉以前字法、句法”较之“近世利俗文字”要更严谨一些,是更适合用来翻译科学著作的,这一点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无可厚非。
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特点、优势,科技语体以重客观性、正确性、严密性、逻辑性见长,要求行文的科学技术概念准确;
组织结构眉目清楚、层次分明、前后逻辑关系严密,不允许前言不搭后语和含糊其辞。
较之其他文体,我们认为这也正是科技文体“雅”之所在。与专业科技工作者交流时你讲土话、“外行话”,那就是不得体、不“雅”;
在我们的科技翻译中的“信、达、雅”也是不允许用口语语体来替代科技语体的,否则,你的译文会使读者对象(或用户)对你所表达的科技信息产生质疑。
所以科技翻译中除了“信、达”以外,还要注意“雅”,即要再现原作的语体特征。
——选自:乐文翻译
乐文翻译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乐文翻译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发邮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电:400-895-6679咨询。
99%的人还阅读了: